最近,发生一件稀奇的事,一家饭店因为一道“拍黄瓜”被举报了,赔了5000块钱。这份“拍黄瓜”为什么这么金贵?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事发在湖南株洲的一家火锅店。一对晏姓父子到店里来消费,他们消费了差不多300多元,其中一道菜是拍黄瓜。
父子俩人吃完了不结账,反而叫来了老板,声称要老板赔偿他们当天消费10倍金额。理由是商家没有冷食类制售许可证。
老板不能理解:你们这不是狮子大开口吗?如果按你们今天的消费,我就得赔3000多块钱。
而父子俩却提出来:“你家属于超范围经营,如果不给这钱,我们要去市场监督局举报,到时候罚款可不止3000块钱,损失更多。”
最终,老板觉得父子俩要的太多了就没给,后来他到当地餐饮协会反映这个情况。
老板不反映不知道,原来最近三年,这父子俩在株洲当地用同样的理由,举报了49次。这还不包括那些“私下用钱了事”的商家,估计他俩拿到“赔偿”的都没举报。
无独有偶,另一家小餐馆更“冤枉”。
小餐馆刘先生表示,我这家小餐饮平时就做一些当地的家常菜,在今年4月的时候,来了两个男子,点菜的时候要求我做一份“拍黄瓜”,可是我家菜单上没有这道菜啊,这两个男的就说很简单,把黄瓜拍碎,撒点辣椒和醋就行。
本以为是客人喜欢吃这道菜,当时也没多想就给做了,谁能想到没过几天市场监督局上门来要查店里的证件,原因是我被举报了,说我在没有许可证的情况下,售卖“拍黄瓜”属于超范围经营,还对我进行了处罚。
联手抵制晏姓父子
晏姓父子的行为无非是利用很多餐饮店没有冷食类制售许可证的概念,觉得客人想吃而且那么简单的菜就给做了。可这父子俩站在法律的角度上举报店家超范围经营也挑不出毛病,这让店家也很恼火。
一些商家被“坑”了气不过,就把这对晏姓父子的照片挂在店内显眼处,同时提醒各个餐饮店不要接待这对父子就餐。
可晏姓父子也不是吃素的,转头把这些商家又给举报了,理由是“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
这真是让人大无语,有网友说:你们都舍出脸去讹钱了,还不让人家防着你们?太无耻。
对于晏姓父子利用“拍黄瓜”频繁举报的事,相关部门组织当地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等多方人员召开了探讨会。
最后,出席本次会议的餐饮企业签署了一份联名协议,拒绝和晏姓父子“私了”。
我们不知道这份协议到底有什么用,估计餐饮协会和相关部门对于晏家父子的行为也很头疼。
网友有不同看法
一些网友称,这父子俩是以打假的名义实际是敲诈勒索,这哪是职业打打假,明明是职业索赔。
餐馆为什么不办证呢?是很难办吗?办了证不就可以合法经营了吗?凉菜的利润不是很高吗?
食品安全问题是要注意,但是不能利用钓鱼执法或者伪造证据,人家本来不卖,还劝人给做,人家给做了,还举报,有点缺德了。
这事有点过分了,拍黄瓜一个菜罚10倍没问题,一桌子菜一起罚10倍有些不讲道理。
某网友表示:超范围经营就是不合规,凉菜很容易吃坏人,甚至是危机生命。这爷俩举报的没毛病,没有资质就不要做就好了,不能想要挣凉菜的钱,一边又超范围经营。
从安全角度上来看,凉菜需要单独的操作间,没证、没操作间,不敢保证店家做凉菜的砧板之前切过什么,食品安全确实不能得到保证,被罚不冤枉。